如何学习并掌握符合合唱表现要求的咬字吐字方法

时间:2021-03-01 13:30:03 合唱教程 我要投稿

如何学习并掌握符合合唱表现要求的咬字吐字方法

  合唱的“咬、吐字”意识,是能否唱好合唱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达到声音“纵、横统一”的目的,应使团员明确歌唱时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学习并掌握符合合唱表现要求的咬字吐字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学习并掌握符合合唱表现要求的咬字吐字方法

  (1)元音的发声处理方法:

  “横字竖咬”(绝对的);“竖字横咬”(相对的);“前字后咬”(相对的);“后字前咬”(相对的);“窄字宽咬”(绝对的);“宽字窄咬”(相对的)。其基本规律为:

  a元音本身有“横、前、宽”之特点,故应做“竖、后、窄”咬字发声处理;

  e元音本身有“横、后、窄”之特点,故应做“竖、前、宽”咬字发声处理;

  i元音本身有“横、前、窄”之特点,故应做“竖、后、宽”咬字发声处理;

  o元音本身有“竖、后、窄”之特点,故应做“横、前、宽”咬字发声处理;

  u元音本身有“竖、后、窄”之特点,故应做“横、前、宽”咬字发声处理等。

  根据基本要求,在不断训练中逐步养成把具有不同特点发声位置的字,尽可能统一到需要的发声位置和状态上来歌唱的习惯。

  (2)韵母的保持与归韵方法:

  “说声母,唱韵母”。合唱中,歌唱韵母的处理与否,对合唱艺术表现有重要影响。首先,不管音值多长,在收声前(包括归韵前)能始终如一保持母音发声状态不变,是最值得重视的。其次,某一韵母结束并与下一“声母”的衔接过程也同样值得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明确前字“韵母”衔接后字“声母”正确方法的先决条件下,才可以操作。

  第一、不需归韵的韵母。如“波梭韵”、“发花韵”、“也斜韵”、“姑苏韵”、“一七韵”等。它们在韵母保持状态下直接与下一字的声母连接是必然的。

  第二、需要归韵的韵母。如“怀来韵”、“灰堆韵”、“遥条韵”、“油求韵”,以及用鼻音归韵的韵母,如“前言韵”、“人辰韵”、“江洋韵”、“中东韵”等。它们的归韵必须要统一状态,统一时间。既在音值结束的瞬间归韵,绝不可以在音值延长的过程中逐渐归韵(否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和谐度)。

  由于汉文化语言的归韵原则,在歌唱中会使流畅而连绵不断的旋律产生间歇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旋律的艺术表现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混合韵”的歌唱归韵理念应运而生(马革顺先生之创意)。

  所谓“混合韵”,既在乐句中间遇到归韵字,歌唱时不必归韵,韵母可直接连接下一字的声母连续演唱(以保证旋律发展的连贯性)。当某一乐句或乐段结束时遇归韵字一定要归韵。此理念和方法要在合唱团中“广而告之”,并保持可持续的要求与训练。

  (3)关注并解决“声母”、“韵母”发声时所占的时值比例问题

  不难发现,所有的合唱手段,几乎全部围绕着一个核心——“和谐”。为此,我们要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达到并呵护这一目标。就某一字的`声母和韵母在多人歌唱中各自所占的时值比例而言,只有韵母比例达到最大值,才有可能让合唱的声音产生尽可能多的和谐度。在追求合唱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每个人要把声母唱的尽可能短,而韵母要唱的尽可能长并始终保持不变(根据作品的要求,合理而尽快的完成声母,同时尽快进入韵母的保持状态),特殊的情况下例外。

  这一理念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与否,是一个合唱团员修养的显著标志之一。

  (4)关注并解决“字包声” 及“声包字”的问题

  “字包声”是指通常许多人在歌唱时“重字轻声”(话重歌轻)的现象。

  “声包字”则恰恰相反。表现为“重声轻字”、吐字不清。前者无法唱出和谐的合唱,后者无法清晰的表达作品内容。

  很明显,“字包声”的唱法是不符合合唱的“和谐”要求的。相反,“声包字”的唱法却极容易做到“和谐”并富有旋律性,只要做到歌唱时字头清晰,声母、韵母时值比例合理,以达到既能维护合唱的和谐,又能清晰表达作品内容的目的就可以了。必要时,亦可用“以毒攻毒”的办法:以“字包声”来解决“声包字”的问题,反之,以“声包字”来解决“字包声”的问题。

  (5)关注 “平头音”、“平尾音” 、“团头音”、“团尾音”的训练

  “起声”与“收声”是所有合唱团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怎样重视,重视什么值得关注。“平头、平尾、团头、团尾音” 的概念是基于能够找到合唱“起、收声”训练的得力“抓手” 而提出的。“平头音、团头音”均属于通常所说的“硬起声”范畴。

  “平头、平尾音”:在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起声瞬间音头干净、平齐(故称“平头音”),然后保持持续,收声时,在保持状态的情况下“不动声色”的停气收声(故称“平尾音”)。“平头、平尾音”因声素干净、单纯,声部与声部之间十分融合,容易引起声音的“物理共振”,和声效果极好,适用于任何力度的演唱,若以中强及以下的力度演唱则更具效果。极适合演唱抒情、和谐、平静美好的和声性作品,如《平安夜》等。特别容易激发团员参与合唱活动的幸福感。

  “团头、团尾音”:在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起声瞬间音头有力而圆润,随之在保持状态下迅速收拢音量并保持之(音形呈火柴头状,故称“团头音”),收声前突然加力,声带强力闭合,声音呈团状卡收(故称“团尾音”)。此种演唱方法善于表现令人震撼的力度性作品,但不受音量强弱的限制。如《伏尔加船夫曲》等。

【如何学习并掌握符合合唱表现要求的咬字吐字方法】相关文章:

合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11-05

合唱中的咬字吐字训练10-12

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11-23

如何掌握正确的合唱呼吸方法11-01

声乐歌唱的咬字吐字训练方法10-04

合唱的情感表现方法09-28

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11-13

唱歌咬字、吐字不清怎么办11-12

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