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1-01-14 09:45:0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2016年教师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到底什么是沟通呢?有学者给沟通下如下定义: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的过程。就是这些信息、思维和情感传送与接收。有效沟通则是指正确地传递信息,信息被接收而且被了解。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年教师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沟通与协调能力心得体会(一)

  看了《有效沟通》这部在线讲座,我感触很多,确实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由于没有有效的沟通而造成的。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学会有效地沟通会让自己以后的路更平坦。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有志青年不仅要有应对问题和挫折的能力,还要与同事、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提升沟通艺术,运作好人际关系,成为事业成功的重要环节。

  余世维博士首先讲述了沟通的目的,一是沟通是为了控制成员的行为,看看员工是否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如果不经过沟通是不会知道的。二是激励员工,改善绩效。三是表达情感,分享挫折与满足。四是流通信息,强化你的信息,不让信息断裂。这就要求领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切实指引员工的行为,是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不断激励员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与员工共享挫折的教训与成功的喜悦,把握工作持续、良性的发展方向。

  其次,讲到沟通有三个要素:

  1、沟通的基本问题——心态。沟通不是一种讲话技巧,而是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首先不能自私,只关心五伦以内的问题,而要纵观大局,考虑问题做事情从大局出发。其次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势,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个体。不能自大,以为自己的想法就是答案,这样会让人很反感,这样容易在两人沟通过程中赞成许多障碍。

  2.沟通的基本原理——关心。关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了关心就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存。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他人的状况与不便,既时地帮他解决,这样谈判的成功率才会大。

  3.沟通的基本要求——主动。不管是对自己的同事,上级,下级都要做到主动跟对方沟通。要及时把事情的进展汇报给他,不管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这样才有利于上级及时地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去调控整个事件。

  除了把握好沟通的三个要素以外,还要注意很多细节。在沟通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听对方讲话;自己在讲话时也要有重点,生动形象地交待一件事情,而不是让人听起来很乱;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这是一个礼貌问题;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真正地为对方解决难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通过学习沟通技巧使我了解到: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的桥梁就是沟通。在日常工作中“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没有和对方、同事、上司、下属得到合适的理想的沟通,那么你们的关系就不会很好,工作的开展也就不顺畅,同事也不会真的了解你的意图。如果你没有和你的上司有良好的沟通,那么你的上司会对你有一种不信任的心态,你对上司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就会无法开展。不管是同事、上司、下属之间,沟通是双方面的,双方必须是都是出于一个“和”字和“公”字,而且是真心的,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因此才能沟通在一起,思想才能想到一样,工作才能干到一块。

  团体内不可能没有沟通存在。如果没有沟通,员工就无法了解同事之间的工作进展程度,管理者就无法注入信息和管理思路,主管和团队的领导者们就无法发出指令信息。没有沟通,工作就不可能协调好、也不能干好,团队就因此而涣散。

  沟通不是一种说服,而是一种感染、一种形象展示、一种言行一致的体现。学会沟通技巧,这世界就会变的更美好,社会就更和谐,团队战斗力就会不断增强,事业就会更进步。

  我从事管理近十四年,从基层员工到管近一千员工的生产副理, 对于性格刚强的我来说,处理人际关系并不是特长,因为沟通能力不强,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不是很到位,使我在工作中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经历之后使我知道创造双赢的沟通对企业和个人何等重要,-尤其是公司给我们上的沟通管理课程培训后,更是深有体会,更加懂得在日常工作中沟通的重要,而在我的工作中,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沟通对工作产生的便利,我与我的领导交换过很多工作上的意见;我也与车间里的管理干部和员工们交流着工作上的经验;我与其它部门部长协调了工作上的

  问题。一切的工作离不开沟通,因为有了很好的沟通,使其它单位更加配合我生产部门工作,工作都需要沟通来搭桥。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我部门的工作很难开展,没有其它部门积极配合和支持,我生产部会举步维艰,没办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要树立这种沟通的理念。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需要沟通, 需要与我们的领导沟通,让他了解我的想法,并接受我的一些好的建议,与我的同事更需要沟通,去促进相互的了解,共同进步,相互学习,去消弭彼此之间的摩擦、代沟,沟通与交流的的过程也使我得到了学习。,丰富了我的经验,我想,因为沟通,使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也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沟通与协调能力心得体会(二)

  沟通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桥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沟通是管理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沟通是任何管理技术的精髓。经典管理理论学派的管理七职能论为: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报告、预算等,在这七个方面无论是计划的制定、工作的组织、人事管理、部门间的协调、交流都离不开沟通。可以毫不夸张说:“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决定着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管理就是沟通》是托马斯·兹韦费尔写的,他用当时的社会时事经济状况解释了沟通的重要性,说明了管理就是沟通,别让沉默杀死你的公司!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管理沟通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战略管理,员工对企业没有统一的认识;内部沟通渠道单一或不完善,缺乏灵活性,进而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进程缓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进程和决策效率;沟通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甚至用个人感情影响沟通,严重时到了希望他方犯错误的地步;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的沟通发起者根本无从了解信息的传递进程和决策的执行程度;信息不畅,上向下多,下向上不全,横向几乎没有;信息过滤,管理者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信息扭曲,管理者无法准确了解情况,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正式沟通少,主要借助非正式沟通,小道消息常被使用。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观念的影响、文化背景的影响、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和领导者的风格等因素造成的。

  今天的商业变得异常复杂,仅凭个人是很难独自决策的,仅仅依靠个人的“管中之见”也同样很困难。每家企业都有其组织结构,要么按部门划分,要么按职能划分,要么是两者的`混合体。就如同任何企业都需要职能的分解来组织工作,信息与想法也同样需要在企业里自由流动。唯有如此,人们才能根据信息做出决策和判断,并且保持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统一。这样,决策速度更快,执行速度也更快。没有任何固定的组织结构能确保信息与想法流畅无碍。这取决于所有人是否与同仁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分享信息、增进合作,朝着最终目标而共同努力。

  到底什么是沟通呢?有学者给沟通下如下定义: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的过程。就是这些信息、思维和情感传送与接收。有效沟通则是指正确地传递信息,信息被接收而且被了解。

  管理就是沟通,但是,管理需要高质量的沟通或者有效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尊重、信任和了解。沟通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不是看我们开了多少次扯皮会、不是发了多少次邮件,不是写了多少报告,不是发了多少指令,更重要的是,沟通是一个质的概念,要看我们之间进行了多少真诚而有责任的交流,仅有信息传递不会给管理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善,只有真正的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发生,信息沟通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管理,给企业带来好的业绩表现,而且会也会给组织的成员个人生活带来无穷妙处。培根曾说过: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给你朋友,你将获得两个快乐;如果你的忧愁向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沟通是个人成功的金钥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我们正进入知识经济和情感经济时代,人们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由知识、思想为核心的信息加工与传递组成,越来越多的工作带有需要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互动色彩。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创造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将逐渐占主导作用。而员工的创造力人际关系能力又受到直接上级的管理风格和公司文化的影响。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发人员如果不能有好的心情,很难把自己和才干发挥出来;从服务转型来看,如果在公司内部没有好的心情,他直接服务的客户也不大可能感受到好的心情。

  横向领导力就是跨越各部门之间的障碍实施领导的能力。这种能力是21世纪领导者必备的关键能力。当你开始横向领导的时候,你就可以拓宽自己对整个企业的视野,并且掌握让企业尽可能“无缝化”工作的技能。

【教师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2016学习沟通与协调能力心得体会08-28

2016年学习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心得体会08-28

2016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心得体会08-28

沟通与协调能力心得体会08-28

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心得体会范文08-28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的心得体会07-31

2016教师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心得体会08-28

2016有效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心得体会08-10

2016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08-11